目前分類:: 健康小常識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營養師新評出的九大健康食物

1.檸檬:一個檸檬便可滿足人一天的維生素C需求。檸檬所含的柑橘類黃酮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喝綠茶時放片檸檬,抗氧化劑吸收率可增加80%。

2.西蘭花:一個中等大小的西蘭花就可以滿足人一天的維生素K和維生素C需求,而且它也具有抗癌的保健效果。

3.黑巧克力:每天7克巧克力可降低血壓。巧克力所含的可可粉富含黃酮類抗氧化劑,能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

4.紅薯:一個紅薯含有大約60微克葉酸。而且,它還含有抗性淀粉,能加快脂肪代謝 。

5.三文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抵抗抑鬱、心臟病和癌症。85克三文魚所含的維生素B3能滿足人日常需求的50%。

6.核桃:它是堅果中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最多的食品。 核桃所含的褪黑激素還可調節睡眠。

7.大蒜:可抑制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多種細菌。大蒜最好碾碎食用,這樣釋放的大蒜素最多。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瘦身的美女們,對于飲食總是很苛刻,不能吃的食物也很多,但是不當的飲食習慣不但瘦不下來,還會讓皮膚失去彈性,而且有些食物是可以消耗脂肪的哦,小編為大家尋來可以幫助減少脂肪吸收的天然食物,告訴你如何做到既享受美味的同時,又可擁有窈窕的身材! 

1.竹筍 

熱量:19 大卡(100克可食部分)

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淀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2.腌漬類蔬菜

熱量:22 大卡(100克)

植物性脂肪在制作過程被分解了,但水腫型肥胖者不能吃,以免體液滯留。

3.綠豆芽

熱量:18 大卡(100克)

有清除血管壁中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的作用。經常食用綠豆芽可清熱解毒,利尿除濕,解酒毒熱毒。多嗜煙酒肥膩者,如果常吃綠豆芽,就可以起到清腸胃、解熱毒、潔牙齒的作用,同時可防止脂肪在皮下形成。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連續收到兩個一模一樣的表格
分別是前幾名最健康、排毒功效、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效果、促進代謝、舒緩壓力的好食物



所以張貼於此給自己留檔, 也分享給大家~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過飲食來提高免疫力、遠離感冒 (美國MSNBC新聞網向大家介紹了9種食物)

1、酸奶
益生菌保護腸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護腸道,避免致病細菌的產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進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長。

2、紅薯
增強皮膚抵抗力。皮膚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員,是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維生素A在結締皮膚組織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補充維生素A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食物中獲取β胡蘿卜素,紅薯是獲得這種營養的最快途徑,它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且熱量低。

3、茶
抗細菌防流感。哈佛大學的免疫學者發現,連續兩周每天喝五杯紅茶的人其體內會產生大量的抗病毒乾擾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這種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幫助人體抵御流感,同時,還可以減輕食物中毒、傷口感染、腳氣甚至是肺結核和瘧疾的癥狀。當然,喝綠茶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4、雞湯
美味的感冒藥。雞肉在烹飪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半胱氨酸與治療支氣管炎的藥物乙?半胱氨酸非常相似,有鹽分的雞湯可以減輕痰多的癥狀,因為它與咳嗽藥的成分很像。燉雞湯時加些洋蔥和大蒜,可讓效果更顯著。

5、牛肉
補鋅增強免疫力。鋅在飲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生長,進而幫助人體防范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即使是輕微缺鋅,也會增加患傳染病的風險。牛肉是人體補充鋅的重要來源,所以在冬季,適當進補牛肉,既耐寒又預防流感。

6、蘑菇
促進白血球抗感染。長久以來,人們就把蘑菇當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現在,研究人員們找到了這樣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產生和活動,讓它們更具防范性。

7、魚和貝類
補硒防病毒。英國專家研究指出,補充足夠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數量,進而幫助清理體內的流感病毒。硒主要來源於牡蠣、龍蝦、螃蟹和蛤蜊等海鮮類食品。魚類如大西洋鮭魚中的歐米伽-3能夠幫助血液產生大量的抗流感細胞,也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

8、大蒜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認識高纖食物-國人常用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表(每份重量100公克)

【主食類】

【蔬菜類】

【豆製品、堅果類】

【水果類】

資料來源:行政院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http://pchome.uho.com.tw/focus.asp?id=242)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看了很多防癌抗癌的書籍
才發現我對地瓜的認知可是大大的錯誤阿~
一直以為地瓜雖然可以排毒, 但是好像很多澱粉, 吃了會發胖, 所以都太敢吃

沒想到, 我大錯特錯囉!!!!!

而且爸媽老是耳提面命的告知地瓜要在中午以前吃

一查之下, 好像真有一番道理 (見下)

過午不吃地瓜

一般來說,吃地瓜當然也必須配合自然律例作息,能夠在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七點以前排便,就能讓小腸吸收地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效。尤其是癌症或是重症患者想要靠地瓜祛病,一定要砥礪自己在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地瓜、七點以前排便。一般人若是無法在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也應該要在中午十二點以前吃完。因為下午以後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差,地瓜的醣容易累積,因此中午十二點以後就不應該再吃地瓜了。尤其是有糖尿病或是痛風的人,更嚴禁在中午十二點以後吃地瓜。另外,有糖尿病的人每天應該吃的地瓜量不能超過一百公克,吃完之後一個小時內不應睡覺。

出處 http://share.youthwant.com.tw/sh?do=D&id=61008150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從口入,但食物也能成為青春的良方。醫師指出,綠茶、番茄、蘋果、杏仁、蔓越莓、花椰菜、深海魚類、地瓜、小麥胚芽、黃豆是十大青春食物,可以多多攝取。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指出,常吃抗氧化食物的人,比較不會罹患癌症、心臟病和老年痴呆等老化疾病,而且熱量低,經常攝取也不容易胖。

近年來,歐美國家也開始流行喝茶,但歐美人士只喝紅茶,不像華人、日本人懂得欣賞綠茶。綠茶屬於未發酵茶,含多種生物類異黃酮,其中兒茶素為強力抗氧化物質,可以阻止壞的膽固醇氧化,因此不會堆積在血管壁變成斑塊。

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還包括包心菜、甘藍菜、高麗菜、高麗菜苗、芥藍、芥菜、大頭菜、油菜、蘿蔔等,所含的抗癌成分,能幫助男女性荷爾蒙正常代謝,預防乳癌、子宮頸、攝護腺癌。

愛斯基摩人每天攝食大量的魚類,心臟及癌症罹患率很低,因其中含有大量的優良omega-3油,可以減少血管阻塞,防止心臟病發,所以又稱「血管的清道夫」。

但鮪魚、鮭魚可能蓄積大量的重金屬,宜適量食用,體型一公斤左右的深海魚是最佳選擇。

番茄含有抗氧化物茄紅素,能保護植物不受陽光、空氣汙染傷害,所以番茄越曬越紅、越漂亮,茄紅素像是防護罩,避免紫外線激發自由基。同理,人類攝取之後,也可以利用茄紅素的抗氧化作用,對抗老化產生的疾病,甚至防癌的目的。

藍莓及蔓越莓含高量的花青素。蔓越莓可預防泌尿道感染,藍莓則可以增強視力,對於老年人常患的白內障、黃斑部退化和視網膜病變都有療效。

金黃色的地瓜有很高的抗氧化物—β胡蘿蔔素,能延緩老化過程及減少癌症的危險。地瓜沒有脂肪且含有高纖,一顆小地瓜僅有54卡。

蘋果有優質的果膠來源,果膠是可溶性纖維,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及血糖。新鮮的蘋果還含有保護細胞免於傷害的抗氧化物—維他命C,可以幫助鐵及葉酸的吸收,也是膠原蛋白形成所需的元素。

最早吃黃豆製品的應該是中國人,但是把黃豆用來養生最成功的卻是日本人。黃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抑制癌細胞生長、減緩更年期症狀和預防骨質疏鬆。

小麥胚芽是小麥的營養精華,含高量的維生素E、蛋白質、纖維及少許脂肪。除了小麥胚芽外,其他麥類及全穀製品也比精製白米、麵粉好,雜糧麵包、全麥吐司或五穀飯都是良好的選擇。

杏仁含有纖維、維他命B2、鎂、鐵、鈣。杏仁還含有大量的維他命E,也提供很好的植物性蛋白,有益心臟。而杏仁含的油脂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好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可以多喝杏仁茶。

【2008/11/23 聯合晚報】出處 http://jinynlu.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16.html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的研究顯示,妳所吃的食物對外表的影響,比專家認為的還要深遠。
妳知道吃對東西可以改善自己的健康和活力,也可以讓妳變瘦,塞進小一號的牛仔褲裡。但最近,科學家把焦點放在食物種類對外貌的影響,結果,發現了一些非常強而有力的關連。
皮膚科醫師說,很多研究都發現,某些營養素會讓妳變得更迷人,有一些營養素會在特定的日子發揮功效。我們請教頂尖的皮膚科醫師和營養師,請他們列出美麗清單。在每一個項目中,他們建議最快產生出最佳效果的食物,供妳參考。

1. 消除痘痘
營養專家說,南瓜子是痘痘剋星,因為它富含鋅。最新的專業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發現,會長痘痘的人普遍缺乏鋅。每天吃一、兩顆鋅片即可解決。

2. 防止臉部水腫
專家建議,每天攝取西洋菜(又稱荷蘭芥)。它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減緩發炎和縮小毛孔;而鐵質可以讓妳容光煥發。專業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也發現它可以增加妳血液中的抗氧化含量,減少DNA的損耗。

3. 讓眼睛更明亮
菠菜富含黃體素,非常多的研究顯示,它是保護眼睛的關鍵,讓妳的眼睛明亮、分明。每天吃一到兩碗,大約是一大份菠菜沙拉。專家說,對某些人來說,這份量看似很多。可以利用果汁機,打成一杯,攝取量就足夠。

4. 迷人的放電微笑
根據專家的說法,一天一顆蘋果,牙科醫師遠離我(尤其是做牙齒漂白的牙醫師)。這種脆脆的水果證實可以把喝完咖啡、茶或紅酒之後留下的牙漬清除,還給妳沒有黃斑的笑容。

5. 金髮尤物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物是酸性還是鹼性,並不是以味道來區分的,而是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採用燃燒的方法,測量殘灰水溶液,便可知食物的酸鹼性。一般來說,酸性食品是指含有人體內能形成酸的無機鹽如磷、硫、氯等元素及其它元素,可使體液表現為酸性的食物如:精米、白麵、白糖、花生、雞鴨魚肉、蝦、蛋、酒類、貝類等均為酸性食品。

而在體內形成鹼的無機鹽如鈣、鈉、鉀、鐵、鎂等元素佔優勢的食物,可使體液表現為鹼性的食品,如常吃的各種蔬菜,水果、奶類、豆製品、茶葉、海帶等都是鹼性食物。可見,食物的酸、鹼性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及代謝分解後產生的陰離子或陽離子所佔的優勢而定的。

我們日常攝取的食物可大致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從營養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體健康的保障。


食物酸鹼一覽表


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甜點、白糖、金槍魚、比目魚。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魚、巧克力、空心粉、蔥。

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

中鹼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弱鹼性食品:紅豆、蘋果甘藍菜、豆腐、捲心菜、油菜、梨、馬鈴薯。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淋巴結腫大為本病的特徵,淋巴組織遍布全身與單核吞噬系統,血液系統關系密切,所以淋巴瘤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淋巴癌往往先發於某一處淋巴結,然後蔓延至鄰接或擴散至遠處的淋巴結。也可以開始即為多發,任何部位的淋巴結均可腫大,但以頸淋巴結腫大最為多見。腫大淋巴結堅實而有彈性,早期可能尚未沾黏,無疼痛,也無壓痛。如發現慢性、進行性、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應懷疑淋巴瘤的可能,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根據情況行淋巴結穿刺抹片或是病理切片檢查,以明確診斷。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淋巴瘤的預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症狀
惡性淋巴瘤的全身症狀因疾病類型及所處的時期不同而差異很大,部分患者可無全身症狀。

1.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為本病的特徵。淺表淋巴結的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常是剛開始的表現,晚期多發生沾粘及多個腫大淋巴融合成塊。尤以頸部淋巴結為多見,其次為腋下,先發於腹股溝的也不少。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提示病灶已有播散,右側來自縱隔或兩肺,左側常來自腹膜後。

2. 其他器官症狀:
(1)肝臟及脾臟:原發於脾和肝的淋巴瘤較少見,但在病程中侵犯脾和肝則常見,尤以脾受侵犯更為多見。脾臟浸潤大多由腹部淋巴結病灶經淋巴管擴散而來,而肝的病變通常由脾臟通過靜脈播散而來的。肝脾腫大和黃疸為常見症狀。少數病人發生門脈高壓,酷似肝硬化。 
(2)胸部:少數在病程中發生肋膜積水,除腫瘤浸潤外,也可能因縱隔腔淋巴阻塞所導致。
(3)骨骼:惡性淋巴瘤侵犯骨骼時,可有局部按壓痛或是病理性骨折。 
(4)皮膚:特異性皮膚病變多見於蕈狀黴菌病/Sezary症候群(Mycosis fungoides/Sézary syndrome)及皮下脂肪炎T細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表現多樣化,包括腫塊、皮下結節、浸潤性斑塊、潰瘍,丘疹、斑疹等,常先見於頭頸部。帶狀皰疹也好發於惡性淋巴瘤。 
(5)頭頸部: 淋巴瘤侵犯頭頸部,B細胞大多數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發生部位最多在軟顎及扁桃體。淋巴腺外NK/T細胞淋巴瘤,鼻腔型(Extranodal T-/NK-cell lymphoma, nasal type)常侵犯中線上呼吸道器官,如鼻、顎、咽喉及鼻咽,故稱中線致命性肉芽腫(midline lethal granuloma)。
(6)腎:淋巴瘤壓迫常造成腎腫大、高血壓及高尿素氮滯留,其他病變還包括腎盂腎炎、腎盂積水、腎梗塞、澱粉樣病變等。  
(7)神經系統:勃吉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及淋巴芽球性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常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8)腸胃道:淋巴組織以外,原發於胃腸最為常見,胃及高位小腸淋巴瘤可有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小腸淋巴瘤好發於回盲部,常有慢性腹瀉,也可發生脂肪瀉,還可引起腸阻塞。  
(9)其他:除淋巴組織以外,身體任何部位都可發病。此外尚有少數病例原發於肺、骨骼、泌尿道及周邊神經系統,引起各類症狀。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類固醇對於很多病痛都有療效,尤其對於抗過敏、抗發炎的強大效果使類固醇在民間俗稱為「美國仙丹」。類固醇在血液腫瘤疾病的應用也是相當廣泛的,主要分為三部分:血液疾病的治療、癌症的化學治療,以及腫瘤急症的處置。

一、血液疾病的治療

類固醇在一般血液疾病、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與淋巴癌(lymphoma)的治療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一般血液病如特發性血小板低下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自體免疫性溶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的第一線治療藥物即是類固醇(單獨使用或合併其他藥物);類固醇可以誘導多發性骨髓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淋巴癌細胞的細胞凋亡(apoptosis),因此在這些癌症的化學治療中,類固醇都是相當重要的藥物。

二、癌症的化學治療

類固醇也是攝護腺癌病人接受化學治療時可選擇的藥物之一。此外,類固醇也是化學治療時常用的止吐劑,它的止吐效果與近幾年發展出來的血清素受體拮抗劑(5-HT3 antagonist)同樣屬於最高治療指數等級,所以臨床上若病人接受高致吐性的化學治療時,併用這兩類藥物可以減輕病人的噁心嘔吐症狀。

三、腫瘤急症的處置

腫瘤急症是腫瘤本身特性(例如體積大、增生快)或是治療引起的併發症,一旦發生往往危及病人的生命,包括上腔大靜脈症候群(SVC syndrome)、脊髓壓迫(spinal cord compression)、高鈣血症(hypercalcemia)與腫瘤溶解症候群(tumor lysis syndrome)。類固醇經常用來緊急治療上腔大靜脈症候群、脊髓壓迫與高鈣血症的併發症。

類固醇在使用上的副作用也不少,包括食慾變好、體重增加、月亮臉、水牛背、身軀變胖(尤其是腹部)、皮膚變薄、容易瘀青、傷口癒合較差、青春痘、骨質疏鬆、股骨頭較易發生壞死、肌肉無力、血壓升高、血糖增高、情緒改變、易引起感染、白內障或青光眼(少見)、消化道潰瘍等等。由此可見,類固醇的應用雖然廣泛,但在使用上仍然應該由醫師處方與監控副作用,才是正確使用類固醇的方式。

轉貼於 http://www.kmu.edu.tw/~kmcj/data/9712/9.htm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於聯合新聞網]

根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1,600名淋巴癌患者,其中八成是B細胞淋巴癌,醫師表示,若能同時使用標靶藥物與化療,B細胞淋巴癌被治癒的機會並不低。

2008年衛生署公布癌症登記資料指出,淋巴癌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七。署立雙和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任趙祖怡醫師表示,淋巴癌主要可分為T細胞及B細胞淋巴癌兩種類型。

人體中正常之T淋巴細胞透過胸腺教導如何分辨敵友,B淋巴細胞目前還不清楚路徑為何,但動物實驗發現主要透過小腸淋巴組織接受教育,成熟之B及T淋巴細胞會進入體內淋巴循環系統執行防禦任務。就如同其他器官會發生癌症般,淋巴細胞也會發生癌病變,即稱為淋巴癌。淋巴癌最常發生在身體各處之淋巴結,也可能發生在各個不同器官如皮膚、肺部、甲狀腺、胃部、小腸、大腸、心臟、腦部…等等。

趙祖怡醫師表示,一般而言,B細胞淋巴癌患者較多,約占八成;T細胞淋巴癌約占二成,淋巴癌之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視情況進行自體與異體幹細胞移植;B細胞淋巴癌則可加上標靶藥物治療,約60%至70%的B細胞淋巴癌可被控制甚至治癒。

「標靶藥物像魔術子彈,對淋巴系統外之正常細胞幾乎沒有殺傷力。」趙祖怡醫師說,標靶療法能針對B細胞淋巴癌中帶有CD20抗原之細胞直接進行毒殺,抗癌效果佳副作用少,整體而言,標靶藥物與化療組合平均能提升患者存活率超過20%,某些族群之病人在標靶藥物與化療治療後,會持續使用兩年標靶藥物作為維持性治療以避免復發。

淋巴癌治療前,醫師會根據患者年齡、血清中的乳酸脫氫酶(LDH)、生活指數、癌症期別、影響器官等因素,進行預後評估(R-IPI分數),一旦發現為易復發類型,可考慮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若效果不佳,則須考慮異體幹細胞移植治療。趙祖怡醫師說,目前健保給付標靶藥物須事前審查通過,患者約3星期打一次,總共治療六至八次,由醫師專業判定。

因淋巴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不容易早期發現,趙祖怡醫師呼籲,若發現晚上睡覺會不斷盜汗,不明原因發燒或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10%,建議立即就醫。此外,民眾亦可自我觸摸頸部及腋下的淋巴結,一旦發現淋巴結腫大、無痛、且觸感如同橡皮擦,並有整串葡萄般的感覺,最好接受專業之檢查。

淋巴癌與身體免疫力有關,趙祖怡提醒,平時應維持生活規律,注重營養均衡,持續運動紓壓,保持心情愉悅,如此可提升免疫力,不僅防癌亦可避免癌症復發。



全文網址: 標靶搭配化療 淋巴癌治癒率高 - 淋巴癌 - 癌症防治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5283#ixzz1albT43IQ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於康健雜誌41期]


許多研究結果一致指出,最健康的飲食結構組合是:水果、蔬菜、堅果、全穀類、魚、低脂乳製品和少量瘦肉。想減少癌症風險,這些原則同樣適用。

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回顧4500多份,從世界衛生組織、食品農業部,以及本國和國際的癌症研究,整理出《癌症的食物、營養和預防:一個全球觀點》報告,再次呼籲人們,預防癌症不難,只要不抽菸、吃得正確、持續身體活動,加上維持適當體重,就可以減少60∼70%罹癌機率每天至少攝取5份蔬菜水果,就可以降低20%癌症風險

美國環境毒物學博士羅伯特.哈瑟瑞鑽研環境毒物學,更深入探討食物中所含有的誘發或抑制癌症基因的化學物質,建議利用8大類蔬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天然抗癌物質,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這8大類超級防癌食物包括:

1.洋蔥類:大蒜、洋蔥、韭菜、蘆筍、青蔥等。

2.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藍菜、芥菜、蘿蔔等。

3.堅果和種子:核桃、松子、開心果、芝麻、杏仁、胡桃、南瓜子等。

4.穀類:玉米、燕麥、米、小麥等。

5.莢豆類:黃豆、青豆、豌豆等。

6.水果:柳橙、橘子、蘋果、哈密瓜、奇異果、西瓜、檸檬、葡萄、葡萄柚、草莓、鳳梨、檸檬等各種水果。

7.茄科:蕃茄、馬鈴薯、蕃薯、甜菜。


okami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